来源:风鸟
从2025年7月至9月,度亘核芯先后“吃进”武汉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的100万元、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退出的5100万元、安海岩退出的4200万元,共计9400万元。
那么,度亘核芯为什么要收购武汉锐晶股权?
据悉,度亘核芯成立于2017年,现注册资本3.9亿元。公司以高端激光芯片研发制造为核心竞争力,聚焦产业链上游器件与模块的设计与制造,拥有覆盖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完整工艺流程的工程技术能力和量产制造能力。2023年,公司凭借出色的表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这充分体现了其在激光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
成立8年来,度亘核芯已完成9轮融资,其中不乏一众国有资本的身影,包括航天科工旗下航天京开基金、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中金资本旗下多支基金等,以及深圳高新投等多家知名机构。两次披露的融资金额皆过亿元:B轮过亿元,C轮4.195亿元,其余融资轮次均未披露金额,但猜测金额应不低于亿元级。这为度亘核芯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
但更为重要的,应是两家公司可在光电子领域实现技术互补,加强其在激光芯片产业链的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并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度亘核芯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IDM模式激光企业之一。所谓IDM模式,就是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拥有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到市场销售运作流程。其优势是可以实现设计、制造等环节协同优化,发挥资源的内部整合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掘技术潜力,快速迭代,不断提升产品。而这在度亘核芯的产品开发迭代,过程自主可控中,也充分表现出来了。
短短8年时间,基于IDM模式,度亘核芯已拥有高功率芯片、单模泵浦模块、阵列激光器、VCSEL、光纤耦合模块构成的五大类、多系列产品矩阵,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智能感知、光通讯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而武汉锐晶也是基于IDM模式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这为并购后双方研发平台的快速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可加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武汉锐晶成立于2015年,主营业务涉及不同波长和性能的芯片和巴条产品及COS、TO、各型Mount封装器件产品。同时,还可为客户提供外延生长和晶圆加工代工服务。808 nm和780 nm单管芯产品也可作为固体激光器及其他激光器的泵浦源,在传感检测、工业加工、科学研究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793 nm产品还可在大气检测、材料加工、光纤传感、光谱测量、实验室应用等大显身手。
武汉锐晶在单管芯片及巴条产品的技术突破,不仅可以赋能度亘核芯的半导体激光芯片,其本身服务的固体激光器芯片也可为度亘核芯开辟更全面的芯片应用场,进一步拓展芯片波长范围和种类,完成产品矩阵搭建。
相同的研发平台,互补的产品系列,实际上相当于度亘核芯在武汉开了一家新公司,免除前期的选址、投建产线等流程和工序,解决了场地受限的局面,为后续更高端芯片、数通增益类芯片的快速研发奠定基础。
有技术、有钱、有人,度亘核芯能够拿下武汉锐晶,似乎也没那么难理解了。
今年,度亘核芯正式启动了IPO辅导,踏上角逐资本市场的征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专注做自己的事,然后做大做强,不也蛮好。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之用,侵删